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升级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编辑:卢琴飞   来源: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时间:2015-11-26  浏览次数:

法国当地时间11月17日上午11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正式批准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计划(IGGP)”及有关章程和指南,并将已有的所有世界地质公园纳入该计划,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这进一步彰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具有国际价值意义地质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视和决心,同时也标志着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标识正式诞生。
      据了解,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于2005年2月1 2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进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公园由温州雁荡山(主园区)、方山—长屿硐天(东园区) 和楠溪江(西园区)组成,总面积为298.8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以中生代火山地质地貌景观为主题的地质公园,也是亚洲大陆边缘区域火山带中白垩纪(距今约一亿多年)破火山的杰出代表,是流纹质火山岩的天然博物馆,雁荡山的一山一石记录了白垩纪复活型破火山的演化历史。
       今年8月份在雁荡山召开的中国火山地质公园论坛上,以权威地质专家陶奎元为首的一批专家,提议以“雁荡山地貌”来命名流纹质火山岩地质地貌,它与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以及花岗岩地貌相比,在成景的岩石、地层、形态、空间分布结构乃至演化过程上均有自身的特性,其岩石记录了1亿多年前经历的四个时期、数十次的火山喷发,包括从爆发、塌陷到复活、隆起的完整过程,可以将流纹质火山地质地貌命名为“雁荡山地貌”。
       今后,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将可以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志logo和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标志logo。这也标志着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与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了同等国际价值保护意义和可持续利用的地位。